律师论著
云安原创 | 大数据视角下的职务侵占罪
来源:云辩护公众号 作者:黄云 李佳恩 日期:2019-05-07 浏览:
文 / 黄云律师 李佳恩
前言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作为我国刑事犯罪中一种重要经济犯罪,对于民营企业来讲,一直是个重灾区,系民营企业家、公司高管最容易触犯的罪名之一。2014年至2017年,企业家腐败犯罪的总次数逐年攀升,四年间递增215%。职务侵占罪与受贿罪,分别为民营企业家和国有企业家的第一大腐败犯罪,其对企业造成的侵害不容小觑。从近年来触犯职务侵占罪的企业家来看,不少著名企业家也未能幸免。2012年8月,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因职务侵占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2016年12月,雷士照明(中国)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吴长江因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本文针对深圳市民营企业高管、员工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涉罪判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民营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起到警示作用,对刑事辩护律师职务犯罪精准化辩护具有借鉴意义。
1
民营企业涉及职务侵占罪主体情况

根据统计,在深圳市民营企业关联主体涉及职务侵占犯罪的案例中,高管人员占比22%、中层管理人员占比41%、普通职工占比37%。由此可见,职务侵占自上而下,普遍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其中中层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涉及职务侵占罪比例基本相当,而企业的中层管理处于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中层位置,在决策层与执行层中间具有桥梁作用,是企业中重要的中枢系统,保障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应当构建有效的合规制度,以防止公司监管制度不健全,中层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
2
审理程序

根据统计可以得出,深圳市民营企业职务侵占罪下当前的审理程序分布状况,其中一审案件有880件,二审案件有234件,一审上诉率约为27%。
3
裁判结果

通过对二审裁判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二审案件最终维持原判的有185件,占比约为79%;改判案件有46件,占比约为20%;发回重审案件有3件,占比约为1%。

通过对主刑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条件下判处拘役的案件147件,占比约为13%;判处1-2年的案件550件,占比约为47%;判处2-5年的案件247件,占比约为21%;判处5年以上的案件201件,占比约为18%;而无罪案件仅有4件。
对于无罪案件,法院的裁判理由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尚未能排除合理怀疑,根据疑罪从无和证据裁判原则,判决被告人无罪,为3件;其二,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我国刑法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规定,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为1件。

通过对附加刑的统计分析,其中法院判处罚金的案件有228件,占比约为20%,没收财产的案件有25件,占比约为2%。
4
审理期限

通过对审理期限的统计分析,在30天日审结的案件有457件,占比约为64%;31-90日内审结的案件有172件,占比约为25%;在91-180日内审结的案件有45件,占比约为6%,在181-365日内审结的案件有24件,占比约为3%,365日以上审结的案件有18件,占比2%。可以看出,在当前条件下审理时间更多处在30天以内的区间内,平均时间为50天。
5
自首、立功、取保情况

根据统计,被告人有自首情节的案件共有312件,占比约为27%,其中判处缓刑的有150件,缓刑率约为48%;被告人有立功情节的案件共有25件,占比约为4%,其中判处缓刑的有14件,缓刑率为56%;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案件有235件,占比约为21%,其中判处缓刑的有178件,缓刑率约为78%。
6
被害单位谅解、退赔情况

根据统计,在所有搜集到的案例中,取得被害公司谅解的有371件,占比约为33%,其中判处缓刑的案件有260件,缓刑率为70%。

根据统计,在所有搜集到的案例中,被告人部分或者全部退赔的案件有578件,占比约为52%,其中判处缓刑的案件有230件,缓刑率为40%。此外,虽有一半的案件被害公司能够获得退赔,但却很难挽回全部损失,在有退赔或追赃的情况下,全额或超额挽回损失的案件数量仅占约39%。
从量刑的角度看,退赔以及被害公司的谅解是缓刑的必要条件。
7
侵占数额

根据统计,侵占数额较大的案件有780件,占比约为70%;侵占数额巨大的案件有247件,占比约为22%。

根据统计,侵占数额在6-30万范围内的案件有502件,占比约为48%;侵占数额在30-100万范围内的案件有278件,占比约为27%;侵占数额在100-200万元的案件有19%;侵占数额在200-500万范围内的案件有41件;侵占数额大于500万范围内的案件有9件。
可见,当前大部分职务侵占案件的犯罪主体侵占金额在人民币6万元至500万元区间不等,且以6万元至30万元区间内居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刑事风险防控培训,提升各层级人员的“红线”意识,切勿为了蝇头微利而因小失大。
总结
本文通过判例,总结了深圳市民营企业高管、员工涉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情况。可以看出,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司财产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需要重点防范的问题,企业应注重刑事风险防控,建立内控合规制度,严格执行各种审批程序,企业高管应避免将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混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开展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避免因此承担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
附报告说明:
【1】本次所调研的罪名限于职务侵占罪。
【2】本文章相关数据均通过威科先行、Alpha案例等数据库整理得出,相关情况可能因案例库收录数据有限而存在不全的情况,具体数据仅供参考。
【3】本文章所调研的地区范围仅限定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辖区。
【4】本文章所调研的对象范围仅限定于民营企业。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章调研共计获得1114份判决文书。判决文书搜集的时间为:2019年4月30日。
相关文章
- 2019/07/30“经辩南粤行·巡回讲坛”第六场在清远'>“经辩南粤行·巡回讲坛”第六场在清远
- 2019/07/28“经辩南粤行·巡回讲坛”第五场在韶关'>“经辩南粤行·巡回讲坛”第五场在韶关
- 2019/07/21黄云律师被聘为广东省法律援助局法律援
- 2019/07/15深圳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律专业委员会
- 2019/07/11【综述】如何办理刑事合规业务